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擦亮幸福美好新甘肃底色——甘肃省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原标题:擦亮幸福美好新甘肃底色
——甘肃省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仰头见蓝、推窗见绿,空气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惬意。这是过去一年中,很多兰州市民共同的感受。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0年,甘肃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历史责任和底线任务,健全完善生态环保责任体系,紧盯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坚决整治突出环境问题,下大力气抓好污染防治、生态治理,全省生态环境状况不断改善。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黄河甘肃段地处黄河上游,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水源补给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近年来,甘肃省强化上游意识、担好上游责任、做好上游文章,把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摆在重中之重位置。
省水利厅研究制定“1+6+6+4+1”黄河流域治理保护水利专项规划成果目标,目前各项规划成果均已完成初稿。具体包括:1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利专项规划报告;6个专项规划,内容涉及节水潜力分析和重大节水措施、水生态治理与修复、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水旱灾害防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以及智慧水利建设等方面;同时开展了6个重大专题研究,内容涉及南水北调西线下移对甘肃省的影响、黄河八七分水方案调整甘肃省需求研究、重大理论与政策、水利投融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协同机制研究,以及水权水价改革6个方面;理论库、政策库、技术库和项目库等4个数据库建设,最后编制1张黄河流域涉水底数图。黄河甘肃段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利工作全面进入政策落地阶段,为甘肃省沿黄河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
与此同时,省水利厅以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水土治理为重点,完成4个专题规划,编制完成3个建设方案,开展淤地坝坝系建设与综合利用技术等4项专题研究,谋划启动5个重点项目。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加快实施。通过艰辛努力争取,白龙江引水、引哈济党工程已纳入国务院近3年实施的全国150项重点水利工程名录。
此外,甘肃省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启动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及污染现状调查工作,完成黄河流域4个水系36条重要干支流8大类22小类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被生态环境部列为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三个试点省份之一,目前试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初步建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了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成果展示系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绿水青山“展笑颜”
寒冬时节,行走在兰州市北滨河路河畔步道,碧水蓝天,微波荡漾,三五成群的水鸟在水中嬉戏。市民周文瑞从健步道上跑过,享受着蓝天、白云和清新的空气。
“近几年兰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好了,大家更愿意在室外跑步,心情也舒畅。一边跑步一边欣赏美景,也是一种享受。近几年,来兰州旅游的游客也多了起来。”周文瑞说。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020年,甘肃省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合力推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攻坚任务落实。
空气质量改善有目共睹。省生态环境厅坚持优化调整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四大结构”,深入治理工业、燃煤、机动车、扬尘“四类污染源”,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工业窑炉综合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大气污染“冬防”攻坚“四大行动”。完成全省道路货运车辆“三检合一”、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两个电子化闭环管理机制建设,打通了“天地车人”一体化监控网络系统。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开展合作,联合兰州大学共建大气组分超级监测站及实验室项目。建立大气治污“网格化”监管体系,“兰州蓝”正在成为“常态蓝”。
水污染治理成效显著。立足水污染治理、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甘肃省提出12条“工作任务”和8条“保障措施”。合力抓好关键流域污染防治和跨界流域联防联控,强化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完成203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18条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任务,全省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7%、93%以上。在全国率先开展提升环境应急能力预防突发环境事件专项行动,全面完成14个市州及兰州新区省级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及救援队伍建设。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全省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6.71万亩、严格管控面积1.53万亩,初步核算全省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为100%。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加快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实施全省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和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项目,累计完成2689个建制村整治任务,达到国家“十三五”目标要求。
这一年,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甘肃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成为甘肃省的鲜明底色。
厚植生态底色
甘肃省持续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020年7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甘肃省省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建立健全覆盖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54个省级部门和单位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进一步厘清省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边界。同时,省里还制定了《甘肃省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若干措施》,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新格局。
甘肃省紧盯生态保护与修复,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着力打造河西祁连山内陆河生态安全屏障、南部秦巴山地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甘南高原地区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陇东陇中地区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和中部沿黄河地区生态走廊“四屏一廊”,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原治理率达到51%,湿地面积稳定在169.39万公顷左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9万平方公里,草原植被盖度超过52%。黑河流域东居延海实现连续15年不干涸,石羊河下游民勤青土湖水面扩大至26.7平方公里,干涸消失近300年的疏勒河终端湖“哈拉奇”水域重现。
全省各级深刻汲取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教训,围绕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指出问题、“绿盾”自然保护区强化监督及“回头看”发现问题、污染防治攻坚战未完成任务、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存在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风险隐患排查问题等7个方面,组织7家省直部门对14个市州进行现场排查。
目前,以祁连山为重点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和生态修复治理已初见成效,根据生态环境部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全省自然保护区内新增人类活动疑似问题点位和面积呈现出“双下降”趋势。
秋日,走进康乐县虎关乡关北面山植树造林点,只见云杉漫山遍野,形成绿色树阵整齐排列,工人们正在进行秋季植树造林,运送苗木、栽种、浇水,紧张地忙碌着。
2020年,甘肃省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面积475.65万亩,超目标任务35.9%。
在“2018-2019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表彰授牌活动中,甘肃省崇信县、迭部县,华池县南梁镇分别荣获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回望来路,甘肃生态文明建设交出喜人答卷,助推甘肃高质量发展;展望未来,甘肃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州大气污染系统深度治理重点任务,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确保“十四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为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文洁)
百度搜索擦亮幸福美好新甘肃底色——甘肃省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