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长春市宽城区:推动“长春北部核心区”建设向前跃进
编者按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在风雨兼程中,我们告别2020年,迎来2021年。此时此刻,长春市宽城区正从“十三五”辉煌的基业再出发,内心是笃定的。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回顾这一年,征途充满艰辛,奋斗成果显著。
这一年,宽城区上下众志成城、坚忍不拔,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这一年,宽城区上下争分夺秒拼尽全力,以开足马力的加速跑,赢得了在危机中实现创新发展的先机。
这一年,宽城区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凝聚起“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的信心和底气,推动“长春北部核心区”建设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
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一切伟大的事业,都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不断推进。合上过往之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与下一程的宏阔目标相逢。
完美收官2020:
开足马力加速跑 实现创新新发展
坚持人民至上 疫情防控扎实有效
2020年,长春市宽城区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以责任和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钢铁城墙。率先在全市实行小区封闭管理,严格执行四步防控法,迅速切断疫情传播链条。坚决扼守春城“北大门”,排查筛查606万人。创新实行“逢进必检、一车一检、一库一检”等措施。发挥“三长联动”作用,常态推进“七个一”等排查、隔离管控措施,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持续稳定区域疫情防控态势。筹集资金近亿元,升级改造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2个,日检测量达到1500份。投入5000余万元,加强防疫物资筹集储备,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累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300余万元,为全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特别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党员志愿者不惧艰险、冲锋在前,涌现出大量先进典型和感人故事,展示了宽城精神、交出了宽城答卷。
坚持服务为重 经济运行企稳向好
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助企服务日”行动,全面落实包保责任,帮助解决企业防控、用工、运输等各方面难题千余个。协调金融机构,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办理贷款手续,为企业申请贷款4.2亿元。开展阿里新经济直播月、消费券发放等促消费稳增长系列活动,开办“将夜”等主题夜市。加快科技企业培育,承办全省“科技融合产业孵化生态发展”高峰论坛,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户、科技型“小巨人”企业28户。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实施流程体系再造,优化入网办理事项752项,创新“肩并肩”服务模式,压缩办理时限50%以上。
坚持项目为王 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加强高位统筹,加强难题攻坚,成立项目中心统筹推进全区项目建设,全年55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全部开复工。中车长客检修运维基地稳步推进,中车整体搬迁项目开工在即,泰盟智能化工厂项目一期竣工投产,中铁建盾构机投产达效,轨道交通、汽车零部件两大支柱产业主导优势愈发明显。熙旺中心、宝辉食品城等大型商贸综合体全面开工,阿里云东北生态运营总部和长客隆数字经济直播基地等项目建成运营,“匠心宽城子”品牌成功上线,传统商贸转型升级全面加速。聚焦中车产业链,深入开展大招商活动,新签约和落位项目42个,引进内资123亿元、外资1315万美元,发展后劲稳步积蓄。在5个街道试点成立征收工作指挥部,征收力量全面下沉一线,加快征收进程,中车低效用地再开发等12个新项目启动征收,时间同比缩短30%;铁南历史街区等23个已启动项目,签约率同比上升25%;首山路地块棚户区改造等15个进展缓慢项目彻底收尾;26个夹馅棚户区签约率达到60%;全年供地34宗、153万平方米,地价总金额39亿元,保障了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需求。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20年年末,累计开工产业项目23个,占全区项目的41.8%。先进制造业方面,投资5.3亿元、按照德国工业4.0标准设计建设的泰盟智能化工厂项目已投产;投资3亿元的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已竣工,在长春制造的第一台盾构机已从这里下线,20余户为一汽、中车配套的高品质工业企业将集中进驻,全区工业转型升级、集群发展的态势已经显现。现代服务业方面,投资27.5亿元的中东广场已投入运营, 98商街招商火爆;投资10亿元、地处光复路商圈核心地带的宝辉食品城主体封顶;投资12.8亿元的熙旺中心综合体地下工程已完工;阿里云全国第一个大区级总部成功落位,“匠心宽城子”品牌已在天猫上线,全区商贸业提档晋级、加速扩张的局面已经形成。
发展后劲持续集聚。共谋划包装项目52个,其中,北人民大街延长、三甲医院建设等“761”项目15个;重点谋划推进的项目有:投资100亿元的华润国际健康小镇项目和投资25亿元的中粮大悦春城商业综合体两个与央企合作项目;投资52亿元的国家级战略物资储备(635处)四大国家级基地项目获得省市大力支持,已启动前期工作;包装绿色建筑产业基地、循环经济产业园、智能识别产业园等9个10亿元以上项目。这些体量大、质量高的项目,将为宽城区高质量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增长基础日益牢固。项目入库数量和质量是稳投资、稳增长的基础,2020年,宽城区新入库项目呈现数量多、质量高、体量大等特点。全区在库项目46个,其中包括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宝辉食品城、杞参食品、亚泰兰海等23个产业项目和万龙国际城三期、力旺·兰家学府等26个总投资超5亿元的项目。
坚持统筹协调 城乡品质全面提升
路网格局不断完善,新建23条市政道路,完成276条市政道路维护任务,新建(改造)绿化面积49.2万平方米,城区绿色品质愈发凸显。城市管理日益精细,全面推进“管理权限、保障资金、执法力量”下沉,集中组织“清仓见底、城市伤痕治理、环卫执法联合作业”行动,大力开展“门前三包、窗明几净、弃管小区物业化管理”活动,不断在“看得见、管得了”中提升城市颜值和温度。大力推进垃圾分类,设置56个再生资源点位,建成1处回收分拣中心,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初步形成。生态治理持续深入,中央、省环保督察43项整改任务整改完毕,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推进,开源沟清淤疏浚工程如期完成,合隆村改扩建排涝站投入运行,伊通河堤防加固工程加速推进,兰家河城市防洪工程一期全面启动。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大力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各级河长累计巡河上万次。成功举办第20届全国村长论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投入1.85亿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硬化道路504条、92公里,绿化60.2万平,腾退公共空间16万平,兰家粪污处理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兰家域内道路、路灯、安全饮水等实现全覆盖,农村环境焕然一新。
坚持民生普惠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投入资金5.6亿元,深入实施幸福宽城行动计划,完成民生任务60项。全区12户2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未返贫,人均年收入1.3万元。开发就业岗位1.05万个,城镇新增就业9164个。盛华、蓝田2所学校教学楼投入使用,55所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完毕。清理非法卫星天线3.3万余个,为11个小区铺设闭路电视管网。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163场次,接待读者2.5万人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坚持“事要解决”原则,创建“五个提级办理”化解机制,集中开展信访百日攻坚行动,中央巡视组移交信访事项294件,办结278件,办结率达95%;化解各类信访积案120件,占总数63%。加大安全生产投入,配备专家“闭环”整治行业安全;妥善应对“巴威”台风、罕见雨雪冰冻极端天气等重大汛情雪情,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隐患清零等行动,查改各类安全隐患7352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取缔非法医疗机构5家。常态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开展“六清”行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完成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社工岗”转隶工作,新增千米社区用房18个,长山花园社区、社区干部学院建设得到总书记充分肯定。
坚持从严治政 行政效能有效发挥
高标准制定“十四五”规划,找准宽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方向。认真抓好乡镇赋权、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街镇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98件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部办结。务实督办群众留言,全年办理百姓诉求4.7万件,办结率城区排名靠前。审计长效监管持续发力,政府廉政监管和自查整改实现常态化。
“十三五”事业:奋发有为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回顾过去的五年,经过持续奋斗,宽城区克服诸多困难,抢抓各种机遇,战胜严峻挑战,办成一系列为百姓的好事、打基础的实事、利长远的大事、补短板的难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
——五年时间,宽城区的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五年地区生产总值累计达到1508.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到843亿元,工业总产值32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6.9亿元;全区市场主体总量达11.7万户;累计落地项目398个、引进内资451.1亿元、外资3.3亿美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集聚效应愈发凸显,现代物流产业初具规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初露端倪,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经济效益提速增效。
——五年时间,宽城区的动能转换聚集新优势。三次产业结构更为合理,高质量发展特征更为明显。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7家,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步伐全面加快;以轨道交通装备、汽车零部件加工等为支撑的工业集约化程度稳步提升;中东砂之船等一批现代商业综合体建成营业,阿里云东北生态运营总部等新兴业态项目成功落位,北部核心区作用更加凸显。长春车辆公司整体搬迁、老机车厂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和新基建“761”等一批重大项目快速推进,使宽城区经济发展潜力持续积蓄。
——五年时间,宽城区的发展活力得以新释放。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36个区直机关部门机构改革按时完成,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开发区经济主战场作用更加凸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妥实施,清产核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登记赋码等工作全面完成;制定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激励政策,经济主体扎根发展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创新驱动战略逐步深化,五年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8户、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33户。持续推进数字宽城建设,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在全市首推行政审批电子印章改革和“店小二”服务模式,涉企审批平台事项100%上网,行政体制运行更加顺畅,亲商、安商、扶商氛围愈加浓厚。
——五年时间,宽城区的城乡品质得到新提升。城市交通环境整体改善,五年基础设施累计投入6.3亿元,新建道路27条、总里程31.3公里,大中修道路55条、总面积87万平方米。城市绿化美化亮化一体推进,新建绿地38块、新增绿化面积35.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3%。老旧街区“旧貌换新颜”,拆除D级危房80余栋、违建近百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53个922栋楼宇,完成13条道路功能性亮化工程、9条街路景观性亮化工程。生态环境整体改观,大棚房整治、黑臭水体治理、河湖“清四乱”等一批难点问题迎刃而解,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任务如期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硬化道路174公里,完成4405户农厕改造任务,农村安全饮水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
——五年时间,宽城区的民生改善得到新加强。持续实施“幸福宽城行动计划”,累计投入资金17.7亿元,完成民生任务351项。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区12户27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防止返贫和新增贫困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对白城、九台的对口帮扶协作深入开展。均衡教育全面发展,新改扩建学校12所、新增教育网点10个,新增学位16740个,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均达100%。区中医院、民族医院、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升级,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建成投用,累计注册登记社会养老机构29家,新增养老床位5060张,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跃居全省前列。大力扶持创业创新,累计新增就业人数5.98万人。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建立了以党建领治、群众自治、平安法治、文化德治为主要内容的“四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吴亚琴社区工作法在全国推行,吉林长春社区干部学院揭牌运行,在全国开辟了先河。
从2021年开始,我国进入“十四五”时期,这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宽城区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保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干劲,把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以“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的苦干实干精神将工作向前推进。
百度搜索长春市宽城区:推动“长春北部核心区”建设向前跃进,有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