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河北省涿鹿县南山区产业扶贫揭秘

2020-07-14 11:40:06核桃苗网

河北省涿鹿县南山区产业扶贫揭秘

 涿鹿县南将石村村貌。 河北日报记者 耿 辉摄

百年老树开枝散叶带出扶贫大产业——河北省涿鹿县南山区产业扶贫揭秘


  一棵生长在阴坡台地上的野生狮子头文玩核桃树,在山中凉爽舒适的气候中,摇曳着婆娑身姿,褐色的叶子随风舞动。


  历经百年风雨,它见证了当地一辈又一辈人土中刨食、为穷所困的无奈。而今,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沛雨甘霖中,它终于化成一方百姓的“摇钱树”。


  探寻一棵老树与一个特色扶贫产业的故事,不仅能感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向贫困宣战的艰辛与决心,更能感受到河北脱贫故事的生动与美丽。


  百年老树虽是棵“摇钱树”,但一棵树却不能带富一方百姓


  河北省涿鹿县南山区南将石村地处河北涞水、涿鹿和北京门头沟的交界处,四周森林茂密、山谷幽深。就在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生长着华北地区唯一一棵树龄200多年的野生狮子头文玩核桃树。


  近日,记者来到这棵核桃树下。仰视着核桃树的一枝一叶,52岁的南将石村党支部书记刘启全,深情地讲述起这棵野生老树的历史。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南将石村主要以种植核桃树为主。秋天,其他树的核桃个个仁粒饱满,唯有这棵树上结的核桃头尖底大,皮厚仁微,只能混在成麻袋的核桃中掺假充数。后来,有个挎着书包的陌生人专程从北京来到这里,以几毛钱一个的价钱,买走一些青皮核桃。头脑灵光的村民才渐渐知道,原来这种核桃不能食用,另有价值。


  “食用核桃论斤卖,文玩核桃论个卖。”老核桃树的价值被重新评估,村民争相承包,承包费从最初的每年100元,涨到每年1.3万元、1.6万元、9.8万元,最高时一年的承包费达36万元。承包者中,就有刘启全。


  正是由于承包老树,刘启全得以与京津等地的文玩核桃界人士相识,进而了解到核桃文化以及“南将石狮子头”的尊贵地位。


  文玩核桃起源于汉隋,盛行于明清。把玩核桃,不仅有助于锻炼身体,更因核桃经把玩之后通身红润成为一种艺术品,深受人们青睐。


  而在众多品种中,“南将石狮子头”因其外表敦实饱满,筋纹如沟如槽,皮质厚实细腻,把玩之后可达到玉化,格外受到核桃把玩者的追捧。2005年,随着文玩核桃市场的升温,一对上等的“南将石狮子头”核桃价格达上万元,在北京市场小有盛名。


  2006年,刘启全成为一名村干部。此时,他早已不再承包老树,而是把精力放到培植更多的文玩核桃树上。凭借30年前父亲嫁接成活的一棵文玩核桃树,他发现,依托当地独特的土壤气候,通过从老树上剪取枝条,可以嫁接出更多的文玩核桃树。在他的带动下,有少数村民开始嫁接文玩核桃树,但大多数村民并没有意识到文玩核桃树的潜在价值,仍靠外出打工为生。当时,村民房屋破旧、生活拮据,只有56户116口人的南将石村,光贫困户就有35户。刘启全发誓,一定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从一棵老树发展到一个规模化的产业,如果没有各级部门的帮扶,没有党的脱贫攻坚政策,是绝对不可能的。”环顾沟底坡沿上一棵棵挺立的文玩核桃树,刘启全说。


  科学技术犹如甘霖,百年老树“开枝散叶”化身千万棵“摇钱树”


  狭窄的道路通向幽深的山里,透过两侧蓊蓊郁郁的杂树,不时可见一块块由土堰垒就的废弃梯田,巨石巉岩不时从旁边横斜而出。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资源匮乏,涿鹿县南山区的自然条件,成为贫困地区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涿鹿县南山区组织部部长宋军介绍,由于地处深山区,包括南将石在内的一些深度贫困村,石多地少,过去人均仅有0.8亩地,只能种点玉茭,但下一场大雨,庄稼就被冲没了,有的村民只能以养羊为生。随着2003年全部退耕还林,山上禁牧,养羊的村民只得另谋生路。虽然村民还有一点杏扁,但也卖不上几个钱。长期以来,当地村民生活非常贫困。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度推进,如何找到一种既能保护生态,又能让百姓致富的产业,南山区干部用尽心力:由于生态保护,当地不能发展工矿企业,不能发展旅游业。发展什么?2012年,经过思考,南山区委区政府决定将文玩核桃作为扶贫主导产业来发展。


  发展文玩核桃产业,首先面临的是技术上的难题。走访中,他们了解到,种植文玩核桃树虽然效益可观,但树木嫁接成活率很低;核桃花皮、白尖现象严重,每当秋天核桃下树时,一棵大树数千颗果中能配成对的好核桃极少。


  这道难题如何破解?宋军介绍,当时,在南山区的沟峪之间,几乎每个山村都驻有帮扶工作队。一位在朱家峪村帮扶的驻村第一书记提到,她跟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是同学,可以邀请他来看看。听闻此信,大家欣喜不已,每天都在期盼着这位“大山教授”的到来。


  李保国教授来了。那是2012年5月的一天。


  当时,李保国的心脏病已经非常严重,所以,爱人郭素萍也跟着来了。一下车,郭素萍的第一句话是:“先找个清静的地儿让他歇会儿,刚给他吃了药。”休息了一会儿,李保国教授缓过劲来,就开始听取介绍,并很快上山给村民现场指导去了。“从没见过像他那样的教授,不说休息,只说工作。他不光讲解理论,更重要的是亲手给你做示范。那天的晚饭是在乡里吃的,但谁也没想到,吃完饭,李老师又到村里来了,为村民又解答了好多问题。临走,还把自己的电话留给每一个农民。”始终在现场的刘启全说。


  那之后虽然李保国没再来,但李保国科技团队的成员,或前来或通过电话,一直提供技术指导。


  解决了技术之忧,接下来的工作是:建设一处苗木基地,培植幼苗10万余株以供村民栽植。


  建设苗木基地,需要流转土地45亩,涉及村民20多户。当时,沟坡上正长着一棵棵碗口粗的杏树,虽然杏树不值钱,但长成不易。干部们一遍又一遍做工作,村民们就是舍不得。村干部白天做工作,晚上开会研究解决方案,终于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


  为鼓励贫困户嫁接文玩核桃树,南山区政府出台政策,每个接穗补贴100元,每户平均补贴2000元,目标是实现全区“人均3棵,户均10棵。栽下文玩核桃树,全家来致富”。


  为让更多贫困户嫁接文玩核桃树,刘启全和村主任刘杰等组成技术小组,为村民提供嫁接服务。到外村搞嫁接服务,他们每天可得劳务费300元;但在本村搞嫁接服务,除了管顿饭,他们不要一分钱。


  八旬老人刘茂因为不懂技术,一直没有种植文玩核桃树。现在,借助政府的扶持政策和村党支部的帮助,通过实施高接换头,他也有了一棵文玩核桃树。头年嫁接的一截接穗,第二年就长出数尺长的枝条,第三年枝头就见果了……


  在南将石村的典型示范下,附近更多的贫困村通过从南将石村购买接穗,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脱贫模式,发展起了文玩核桃产业。


  截至目前,涿鹿县南山区已有文玩核桃树18万棵,覆盖82个村庄,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


  扶贫政策东风频频,一棵老树催生扶贫大产业


  不见机械,没有厂房,道道山沟里是一棵棵茁壮成长的文玩核桃树,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文玩核桃园。2015年,涿鹿县在南山区建设了文玩核桃科技生态产业园区,加快推动文玩核桃产业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产业。


  2018年5月,南山区成立文玩核桃研究所,旨在推动文玩核桃科学种植、优选优育,并在未来行业标准的制定上有所作为。自李保国教授团队在这里开展技术服务以来,通过实施花期授粉、施用钾肥等,这里的狮子头文玩核桃树的嫁接成活率从原来的20%提到90%以上,原有的果实花皮、白尖现象基本消除。


  种植没啥问题了,可销售却成了问题。在南将石村邻近的241省道沿线,常年有人摆摊设点兜售文玩核桃,无序竞争使“南将石狮子头”的品牌美誉度受到影响。兴建一个专业产地交易市场已成当务之急。


  可建市场的资金从哪里来?


  作为南山区的对口帮扶单位,中煤集团累计投入文玩核桃产业帮扶资金495万元。


  对于中煤集团挂职南山区副区长的韩友永来讲,市场建设关键时期,无论是市场建筑材质的选择,还是一块牌匾的设计,几乎每个细节,他都要和刘启全讨论。


  在中煤集团帮助下,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南将石文玩核桃产地交易市场就建成了。


  2019年9月11日,南将石村首届文玩核桃节在新落成的交易市场举行。来自北京等地的众多知名核商及400多名文玩核桃爱好者纷纷到来,昔日穷困、落后、偏僻的小山村沉浸在产业兴旺带来的繁华与喜庆之中。


  今年4月11日,省委书记王东峰到张家口调研脱贫攻坚工作,专程来到南将石村听取当地文玩核桃树种植和产业发展情况。


  在这里,他还巧遇接替李保国教授来此开展技术指导的郭素萍。


  见到郭素萍,王东峰亲切鼓励道:“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主动走出科研院所,服务贫困地区,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并嘱咐她要多注意身体。脚上常年沾满泥土的郭素萍感谢王东峰的关心,决心将更多科技成果更大力度、更广范围地嫁接在贫困地区的果树上,早日让贫困群众享受科技带来的累累硕果,稳步走在小康路上。


  历经沧桑,老树见证百姓美好生活


  走进村民闫桂起家,洁净的农家小院里,两棵文玩核桃树亭亭如盖。新翻盖的房屋漂亮整洁,室内陈设一应俱全。作为贫困户,50岁的闫桂起曾经长期在外打工,如今,他不仅自家拥有文玩核桃树200多棵,还作为技术能手,经常到研究基地嫁接文玩核桃树,每月工资2000多元。问起家庭年收入,他低头想了想,不好意思地说:“也就20多万吧。”旁边的人笑着“揭底”说:“不止吧。”


  穿行在整洁的南将石村,新修的道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到处都是文玩核桃树。每个庭院,都是一个绿色画廊。通过栽植文玩核桃树,村民不仅增收致富,还美化了生态环境。村党支部书记刘启全自豪地说:“坐在家里,看着树长,就能挣钱。这样的惬意和幸福,谁又能想象得到?”


  山坡下,那棵历经200多年风雨的野生老核桃树,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象征已被保护了起来。老树四周圈起了护栏,周围安装了监控。


  历经了贫穷,更目睹了富足。时光流转,这棵老树在青山绿水中更加枝繁叶茂,满枝的硕果,诉说着新时代的脱贫攻坚故事,悄然将一段段改变落后面貌的传奇刻入它的年轮中。(记者 赵书华 高振发)



百度搜索河北省涿鹿县南山区产业扶贫揭秘,有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