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贫困户老杨的人生“三级跳”

2020-07-02 11:40:04核桃苗网

贫困户老杨的人生“三级跳”

新华社郑州6月30日电题:贫困户老杨的人生“三级跳”


  新华社记者翟濯


  河南省光山县东岳村是一座并不起眼的豫南小村,然而在这座小村里,却有一位村里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他的名字叫作杨长太,村里人习惯叫他老杨。从一开始没几个人瞧得起的贫困户,到令人羡慕的农场主,再到如今的党支部书记,老杨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实现了人生“三级跳”。


  “当贫困户,咱丢不起那个人”


  仲夏时节的东岳村,已经是一片花海,几簇百日红在身后青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好看。


  这些盛开着的“娇滴滴”,可不是路边随手采摘的野花。连同远处的几百亩茶园,都是老杨农场里的“绿色资产”。


  然而就在8年前,眼前的一切老杨还根本无法想象。


  2012年,一场车祸让在北京务工的杨长太被迫返乡。出门二十载,聪明能干的他手里攒下了20余万元,“家里人都劝我安顿下来,好好过起小日子。”


  但老杨却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多方打听,他得知种植苗木花卉是当时的“热门”,仗着手中有点积蓄,老杨说干就干,梦想着种花种出“金骨朵儿”。


  然而,隔行如隔山,几个月后,没技术、没人才、没市场的老杨不仅“金骨朵儿”没种出来,还赔光了打工的积蓄,欠了一屁股外债。看着一地枯枝败叶,老杨自己也蔫巴了。


  “在外面干得好好的,回来弄这搞什么!”父母责骂,媳妇生气,女儿还要上大学,最困难的时候,老杨家里买袋盐都要向亲戚借钱。


  2014年,经村里民主评议,正值壮年的杨长太,“被迫”成了一名贫困户。“认定会现场,我拼命往后站,头拼命往下低,咱丢不起那个人……”老杨回忆说。


  的确,一个年富力强的汉子,站在一群老弱病残中,着实刺眼!


  “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


  2014年,就在老杨打算收行囊、卷铺盖,重新踏上进城务工的老路时,一个特殊的客人把他拦了下来——来的是刚就任的驻村第一书记王庭伟。


  王庭伟早就听说了这个敢想敢干的汉子的故事。“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有困难我们帮你解决!”王庭伟鼓励老杨说。


  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帮忙申请小额贷款、对接市场销售信息……第一书记没有说大话。有人指导,老杨自己也悟出了门道:大的不好卖,他种小的;以前闷着头种,现在主动对接市场。


  一年时间,老杨的苗木花卉就实现营收15万元,不仅还清了外债,还成了当地的“脱贫之星”。村里又开大会了,这次是表彰会。个儿不高的老杨站在了最前面,不仅腰杆挺得最直,脸上的笑容也最灿烂!


  王庭伟走了,第二任驻村第一书记张煜又来了。张煜来了就问老杨,“想不想把产业做大?”老杨听后一个劲儿直点头。


  2015年8月,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下,老杨成立了四方景家庭农场。从一开始种植苗木花卉,到搞有机水稻、水产养殖、无公害蔬菜、有机茶叶、稻虾共作、林下养鸡等,老杨的农场越做越大,现在流转面积已有1500余亩。


  规模大了,如何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又是一道坎。就在老杨一筹莫展的时候,2017年东岳村第三任驻村第一书记贾巍的到来帮了老杨大忙。


  注册“四方景”品牌、发展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利用电商拓宽销售渠道,贾巍一来就给老杨支了三招。“现在,老杨的家庭农场已经成为一个平台,我们希望通过点对点式的精准帮扶,真正使东岳村实现买四方、卖四方。”贾巍说。


  “路子找对了,就要加油干”


  2017年2月,信阳市开展“严乡强村育新”计划,探索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经上级组织部门批准,四方景家庭农场于当年成立了党支部,老杨也从农场主成长为一名党支部书记。


  “我们支部里现在一共有12人,5名年轻党员,主要在产业上发挥作用。这5名党员分别发展养殖、茶叶、苗木花卉、油茶等产业,现在规模越做越大。”老杨说。


  “自己富不算富,村里人得一起奔小康。”这是老杨一直以来的想法。


  脱贫后,老杨不仅主动承担了5户贫困户的帮扶任务,还利用自己的家庭农场,带动了50户10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了增收,“农场的大门永远为村里人敞开。”老杨底气满满。


  如今,老杨又统筹成立了东岳村产业联盟,成员包括专业合作社、电商公司、家庭农场。去年,产业联盟的销售收入达到了270万元,今年预计可达到300至500万元。


  “既然路子找对了,我们就必须加油干!”老杨说,他也有梦,那就是在农业上闯出一片新天地,“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想把这个带头人做好,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农业的路子宽着哩,我还有不少事要干嘞!”(完)


百度搜索贫困户老杨的人生“三级跳”,有更多相关内容。